1966 年红卫兵全国性大串联热潮兴起,“去北京见毛主席” 成为无数人心中的热切期盼 —— 我,便是这千万人中的一个。
一、赴京朝圣,亲见毛主席
1966 年 10 月底,我正在老家帮忙秋收秋种,偶然听说无需当选代表也能去北京见毛主席,心立刻被点燃。当时毛主席已接见过六次红卫兵,我急忙返校,和同学程广礼、崔亚商量后,决定一起赴京串联,盼着能有机会见到毛主席。
1.申请出发,踏上征途
11 月 4 日,我们三人向学校申请进京串联,顺利得到批准 —— 学校发给每人 34 斤粮票、9 块 5 毛钱生活费,还开了证明信。当天下午,我们拿着证明信买了睢宁到徐州的汽车票,每张 1.98 元。
次日午后,我们抵达徐州。那段睢宁至徐州的公路条件极差:路面窄得难以会车,一半路程都是弯道,路上的 “鸡窝坑” 一个连着一个;晴天时尘土飞扬得像战场,雨天则泥泞不堪让人难以自拔,仅仅 85 公里的路,汽车颠簸了整整 5 个小时。
展开剩余85%2.徐州中转,奔赴北京
到徐州后,我们先去地委红卫兵接待站办理进京介绍信,接待站安排我们住在徐州政府第一招待所。我们用粮票和钱买了 2 斤饭票、2 角钱菜票,简单安顿后,11月 6 日上午先去参观了淮海战役烈士纪念馆,下午便匆匆赶往火车站,直到晚上 9 点多,才挤上前往北京的 92 次列车。
站台上早已人满为患、混乱不堪。火车停靠后,人群一窝蜂地往车上挤,我们三人都背着被包,车门口根本挤不进去。多亏铁路警察帮忙,我们才从车窗爬进车厢 —— 里面更是满满当当:座位上、靠背上坐满了人,走道、洗漱处站满了人,连行李架上都躺着人,连插脚的空隙都没有,我们只好就地坐在自己的背包上。
3.旅途艰辛,暖意相伴
车厢里的环境让人难以忍受,闷得喘不过气,幸好是冷天,若是热天根本撑不住。我晃悠着昏昏沉沉睡了过去,醒来时发现自己竟趴在一位女同学腿上,顿时满脸通红,连忙道歉。这位女同学胸前挂着西安交通大学校徽,她笑着摆摆手:“小兄弟,没关系,你可能太累了,出门在外不容易,我不见怪。” 她还问我是不是饿了,要给我饼干,我连忙拱手推辞:“谢谢大姐姐,我不饿。” 其实肚子早就饿得咕咕叫了 —— 第一次出远门没经验,上车前光顾着在站内排队,没来得及出去买吃的,这会儿都深更半夜了,可再饿也不能随便要别人的东西。
火车过了济南,在一个不知名的小站临时停靠了许久,不少人下车买东西。我又饿又累,加上车厢里挤得走不动,索性不想动;还是程广礼挤下车,买来三个面包,我们每人一个,可茶水供应点早就没开水了,只能干噎着咽下去。
4.抵达北京,初探天安门
11 月 7 日上午 9 点多,火车终于抵达北京永定门火车站。出站后,我们按着指示牌去了附近的一个体育场,我实在累得站不住,瘫坐在地上,全靠程广礼联系接待站。后来我们自愿组成 100 人团队,选了一名联络员排队取乘车号,中午时分,被大通道车拉到北京医学院,办好食宿手续后,我们整整休息了一下午,才缓过劲来。
11 月 8 日,我们三人迫不及待地出发去天安门:先乘 31 路车到平安里,再转 4 路车,约11 点抵达天安门广场。我们先进天安门后院参观,从左边进了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,出来后又去了右边的中山公园(门票 3 分钱),在公园里吃了些点心。饭后,我特意在天安门西墙捡起掉落的红土,在日记本上写下 “毛主席万岁!”“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!”,想留作永久纪念。
出天安门时,崔亚特意用脚丈量了门洞前后宽度,约 74 步;我和程广礼则数了大门上的金色凸柱,大概有 162 颗。过了金水桥,我们先以天安门为背景拍了合影,接着去人民英雄纪念碑 —— 遇到一群新疆来的红卫兵,觉得亲切又新奇(他们的长相和我们汉人不一样),就请他们在我们的毛主席语录本上签了 “毛主席万岁!中国共产党万岁!”。之后我们去了中国国家博物馆门前,可惜当时没开放,没能进去,却巧遇了本校的沈学礼、李佩、崔文举三位老师,还有陈兆龙、马广兰、鲍延科三位同学。傍晚,我们按原路返回北京医学院。
5.见到毛主席,终生难忘
11 月 9 日,我们三人第二次去天安门广场,还去了朝阳门、正阳门和朝阳门大街。在朝阳门大街,我们突然听说 10 号毛主席要接见红卫兵,顿时高兴得蹦了起来 —— 心想 “明天就能见到毛主席了!”,立刻中止游玩,赶回医学院住地。
晚饭后,工作人员通知我们:明天不用外出,后天毛主席会乘车接见大家,要服从安排。10 号一整天,我们在工作人员带领下读报纸、学毛主席语录、唱歌、交流感想,心里满是期待。
10 号晚饭时,工作人员叮嘱我们早点休息,明晨要早起听号令。可我们激动得根本睡不着,半夜就都起来去食堂,结果食堂工作人员笑着说:“才 1 点,赶紧回去睡觉,到点会喊你们的。” 回到宿舍,我们躺在床上,心早就飞到了天安门广场。
11 月 11 日凌晨四点,起床钟声一响,我们顾不上洗漱就直奔食堂。吃饱早餐后,每人还领到两个小馒头、两段香肠当午餐。工作人员反复强调:“跟紧领队,不能插队,更不能私自出行。”
上午 8 点半左右,我们抵达西长安街。站在街旁往东西两头望,街两旁全是黑压压的人群,一眼望不到头。我们被安排站在路牙石外的人行道上,路牙石内的慢车道上是解放军列队防护,街道上的店面都关了门、锁了门,巷口和屋顶上也有警戒人员。
下午 2 点多,大街上的高音喇叭突然响起《东方红》的乐曲。大约 15 分钟后,远处传来欢呼声 —— 毛主席的车队来了!整条大街瞬间变成红色的海洋,所有人都挥舞着毛主席语录本,高声呼喊 “毛主席万岁!中国共产党万岁!”。
我们三人站在解放军后面第二排,距离街中心直线距离约 20 米,当毛主席的车缓缓驶到我们面前时,大家激动得跳了起来,清楚地看到毛主席满面红光,带着微笑向我们招手致意。直到车队走远,我们还踮着脚尖望着,久久不愿收回目光。
又过了一个小时,领队才带着我们去乘车返回。回到医学院住地时,天已经黑了,虽然累了一整天,可我们心里满是欢喜 —— 终于见到了毛主席,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荣幸。
6.北京自由行,准备返程
11 月 12 日开始,我们进入自由活动时间。当天我们去了清华大学参观;13 号又去了天安门广场;14 号上午乘车去北京大学和北京动物园,下午 5 点返回医学院;15 号,我们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北京,傍晚乘 31 路公交到新街口,转乘 11 路无轨电车到北京站,16 号上午 11 点,登上了北京到济南的 629 次火车。
在济南前一站停车时,我们看到一辆去浦口的火车停在旁边,临时决定改道,就上了去浦口的火车;17 号晚 6 点抵达徐州,没出站又换乘了去连云港的火车,半夜 12 点多在新浦火车站下车;18 号下午 1 点 10 分,我们坐上新浦开往滨海的长途车 —— 这次返程,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:去滨海坎北农村,找我亲生母亲的家。
二、寻亲之旅,见到生母
我 6 个月大时,随父母去阜宁逃荒要饭,父亲不幸去世,母亲走投无路,只好把我送给了现在的养父母。直到 17 岁,我才知道自己的身世,却从未见过亲生母亲。这次来北京串联,返程时特意绕到滨海,就是想圆 “见生母” 的心愿。程广礼和崔亚知道后,也愿意陪我一起去。
1. 夜寻生母,途中遇险
18 号傍晚,我们抵达滨海县城。天色已经暗了下来,我们三人步行前往坎北农村 —— 路生地不熟,又是夜晚,我们走得很慢,一路上很难遇到人,连问路都找不到对象。
半夜时分,我们走到一个叫 “沙庄” 的村头,突然冲出好几条家犬,围着我们狂吠不止。我们慌了神,赶紧脱下外褂当 “打狗棍”,三人摆成三角阵势,挥舞着衣服驱赶狗。可狗越叫越凶,幸好惊动了村里的村民,有人举着灯出来查看。当村民得知我们是来寻亲的,不仅没责怪我们,还主动告诉我们生母家的位置,甚至陪着我们一起走,直到把我们送到生母家门口。
2.母子相见,泪洒衣襟
推开生母家的门,看到母亲的那一刻,我再也忍不住,“扑通” 一声跪在她面前。母亲连忙上前拉起我,让我坐在她身旁,我们娘俩泪流满面,紧紧相拥 —— 千言万语堵在喉咙里,一时竟说不出一句话。
三嫂见我们来了,赶紧去厨房做饭。我们开始围坐在桌旁,边吃边聊,不知不觉天就亮了。19 号早上,大哥陪着我们去滨海县城看望了大姐;午后,我们乘车返回阜宁,之后各自回了家。
后记:二十一天的珍贵记忆
从 11 月 4 日离开学校赴京,到返程后见亲生母亲、大姐、大哥大嫂、三哥三嫂,整整 21 天。这段经历让我见识了太多,也收获了太多:最大的喜悦,是见到了我最崇敬的毛主席 —— 他是劳苦大众的救星,是新中国的缔造者和领路人,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,没有毛主席我们穷人就不能翻身得解放;还有见到了给我生命的母亲 —— 在那黎明前的黑暗岁月里,在逃荒要饭的艰难路上,若不是母亲艰辛呵护、万般无奈下的 “大度取舍”,我恐怕早就夭折了。
这段旅程里,我也真切体会到了同学间的温暖:程广礼、崔亚一路上对我帮助良多,尤其是陪我夜寻生母的那个晚上,那份情谊我永生不忘。岁月匆匆流逝,那些记忆却在灵魂深处的印记,任凭时光冲刷,始终清晰如初,未曾有半分褪色。
写于 2025 年 8 月 28 日
发布于:江苏省胜宇配资-股配资平台-可靠配资网-配资在线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