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精子与卵子结合,细胞的命运之书翻开了第一页。可你知道吗?在受精卵中,绝大多数基因最初是“沉睡”的,真正决定生命进程的,是那些在关键时刻被悄然“唤醒”的基因——它们如同指挥家,引导着整个发育交响的展开。
近日,《自然·通讯》(Nature Communications)在线发表了上海海洋大学陈良标/胡鹏教授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。研究团队成功在活体鱼类胚胎中实现了单细胞新生RNA测序技术的系统优化和应用,首次实现了对“合子激活”阶段新转录基因的高灵敏度、高准确性检测。这项技术突破不仅打开了研究生命起源奥秘的新窗口,也为水产育种的基因精准设计提供了重要工具。
每个新生命的开始,都经历一次“主权交接”—从母亲提供的遗传物质,过渡到胚胎自主控制基因表达。这一过程被称为母源—合子转换,是胚胎发育中最关键的转折点。然而,刚被激活的合子基因,其转录本数量极其稀少,又常常被海量的母源RNA“淹没”。这使得传统的测序技术很难“听见”这些微弱却至关重要的声音。
胡鹏教授曾在博士后期间参与开发了检测新合成RNA的前沿技术—单细胞新生RNA测序技术(scNT-seq),此次研究中,团队围绕鱼类胚胎模型,开展了系统性优化——一方面实现系统评估标记方法。研究团队对10种主流RNA化学转化方法进行了系统筛选,并在超过5万个斑马鱼细胞中测试。最终发现,基于 mCPBA/TFEA 的“on-beads”转化方案,能实现超过8%的T-to-C替换率,表现远优于传统“体内标记”方法,在信号强度和RNA质量上均表现卓越。另一方面,精准标记新合成RNA。团队在模式鱼类—斑马鱼受精卵的一细胞阶段显微注射4-硫尿苷(4sU),实现了对合子新转录RNA的高效标记,犹如在新产生的RNA上做下特殊标记,便于后续识别。
研究实现诸多突破:首先,检测灵敏度大幅提升。优化后的方法能在海量母源RNA背景下清晰捕捉新合子RNA信号。其次,母源和合子RNA 实现精准区分,通过计算新RNA占比,精确判定哪些基因是胚胎合子激活的。最后,发现更多关键基因。相较以往,本研究识别出更多此前未被报道的合子激活基因,并通过原位杂交实验验证其在整胚中的表达模式。
“这项研究不仅深入揭示了‘生命最初的指令’是如何被启动的,而且早期发育过程中合子基因的时空表达决定了胚胎质量,进而能影响鱼类生物育种的进展,是未来实现精准调控、培育优质高产抗逆水产新品种(如斑马鱼模式研究指导经济鱼类育种)的关键理论基础和技术保障。”陈良标教授表示。
胜宇配资-股配资平台-可靠配资网-配资在线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