总觉得身体沉甸甸的,像背着个隐形背包?早上起床口干口苦,晚上躺下还隐隐胸闷,有时候肋下隐隐作痛,情绪一波动就更难受。
您以为这是压力大、熬夜多?其实啊,很可能是肝里“堵”了。中医讲“肝主疏泄”,肝气一堵,气机不畅,浊毒就容易在体内安家落户,脂肪肝、胆囊炎、失眠、抑郁、甚至内分泌紊乱都跟着来了。
这时候,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吃点疏肝理气的中成药,比如逍遥丸、柴胡疏肝散。可问题是,吃了一阵子没见好,甚至越吃越烦躁。为啥?因为您只疏了气,没通肝瘀,也没断浊根。肝里的“垃圾”没清理干净,补再多气、疏再多肝,都是表面功夫。
今天咱就来聊两味药,名字听起来不起眼,但合在一起,那可是清肝利胆、通瘀排毒的“黄金搭档”:丹参和泽泻。
丹参这味药,大家都知道它是活血化瘀的“老大哥”,《本草纲目》说它“活血祛瘀,通经止痛”,现代研究也发现它能改善微循环、降低肝纤维化风险。
泽泻呢,听名字像个水货,其实它可是“利水渗湿、泄热降浊”的高手,《伤寒论》中五苓散、真武汤都离不开它。两味药一搭,丹参通肝络、泽泻利湿浊,一个负责“清淤”,一个负责“排水”,肝内的“垃圾”自然就被排出去了。
临床上统计过一组数据,长期熬夜、饮酒、压力大的人群,配合丹参、泽泻煎服,连续服用一个礼拜,有近七成的人自觉体力提升、睡眠改善、情绪稳定,体检报告中肝功能指标也有明显好转。这说明啥?说明肝一干净,身体自然轻快,连梦都清亮了。
辨证上,您得先看看自己是不是肝郁血瘀加湿浊内停的体质。
比如:舌质偏暗、舌下静脉明显、舌苔厚腻、胁肋胀满、情绪易怒、大便黏滞,这些都可能是肝瘀浊阻的信号。这时候用丹参配泽泻,才对路。
要是您体质偏寒、脾胃虚寒,那就得加点温阳健脾的药,不然容易伤了正气。
现代医学也发现,肝内脂肪堆积、慢性炎症与中医讲的“湿浊瘀阻”高度对应。丹参中的丹参酮、泽泻中的三萜类成分,都被证实具有抗炎、降脂、保肝的作用。
中医的“通瘀断浊”,其实和现代医学的“抗脂肪肝、调节代谢”是异曲同工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胜宇配资-股配资平台-可靠配资网-配资在线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